烙在三台人民心中的历史印记
一一 三台人不能忘记的日子
作者:邹开歧
今天是7月7日,“七七”事变85周年。
硝烟已散,但曾经的苦难不能忘,无数牺牲不能忘,铭记这一天,悼念同胞,永怀先烈,吾辈自强。
再过两天,就是7月10日。这 是三台历史上最沉痛的一页……
1940年7月10日、1941年7月27日,是三台人世世代代不能忘记的日子!
这两个日子,在三台人民心中,烙下了刻骨铭心的历史印记。
1940年7月10日上午10时左右,27架日本飞机,呈“品”字形飞临地处大后方的三台上空。并于城西5公里的5000米高度,呈“一”字形展开,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俯冲。转瞬间,103枚炸弹(其中有5枚燃烧弹)带着尖厉的呼啸声投向城区。敌机在投弹过程中,还时而俯冲,用机枪扫射。顷刻之间,滚滚浓烟和腾腾烈焰伴随着震耳欲聋、撕心裂肺的爆炸声冲天而起。
当人们从惊恐中清醒过来,展现在眼前的是,挂在树枝和房梁上死伤者血淋淋的尸体与残肢。
县城主要街区、正北街、北门口、后北街、松花井、高水井、宁靖街、新西街县政府及其县党部、县监狱、盐务局等机关和部分商家店铺、人口密集地段57处被炸,89人遇难,127人负伤,炸毁民房、烧毁建筑物578间。
1941年7月27日,中午十二时,日军再次出动轰炸机27架轰炸三台,投弹22枚(未爆2枚)。与内迁三台东北大学毗邻的省立三台高级中学(今三台中学校园)中弹1枚,数间校舍被毁。县民众教育馆馆舍,瞬间变成瓦砾场。
此次轰炸,共毁损房屋168间,15人遇难,重伤20余人。
日军两次轰炸三台,造成104人遇难,170余人受伤,损毁房屋740余间。
这是日本帝国主义,侵我中华,用炸弹、燃烧弹书写在三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血腥罪行!
100多条鲜活的生命,在一阵阵爆炸声中没了;150多位健全的身躯,在一阵阵爆炸声中残了;数百间遮风挡雨的房屋,在一阵阵爆炸声中塌了,数千人无家可归啊!
这一切并非天灾,而是远隔重洋的日本侵略者,发动的人类历史上伤亡最严重、最惨烈的法西斯战争,制造的人祸!
这是烙在世世代代三台人心坎上的历史印记。
日本鬼子的狂轰滥炸,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,更为惨重的是给这些活着的人带来失亲之痛和极度的精神恐惧。
1940年7月10日和1941年7月27日,是三台历史最沉重的一页,不仅见证了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,也是三台人心中难于抚平的伤痛。
历史之痛,不能因时光的冲刷从记忆中消逝。
今天,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,更应该以华夏子孙的名义“向昨天的痛苦和明天的梦想立下铮铮誓言,铭记一生,永世不忘”。
在这场中国历史上抵抗外族侵略,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中,地处大后方的三台,不仅在日本帝国主义空袭中丧生104人,而且在出征上前线的44377位壮士中,有963人阵亡。这一千多位三台的阵亡官兵和遇难同胞,不只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,同全国的阵亡将士和遇难同胞一样,其背后则是一个生命的故事。我们这些活着的人,应该铭记于心,并传承给子孙后代,让他们懂得,记住历史教训,防止悲剧重演。
“家是小的国,国是大的家,有国才有家”,是一个民族不能动摇的信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