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三台事早知道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|
x
《话说三台人》 骠骑将军谭行义 邹开歧
古梓州,今三台。 三百多年前,因避兵祸,湖北巴东县天宝山的谭公健行,带领全家老小迁徒入川,扎根于四川省潼川府落脚谋生,盘儿养女,兴家立业。
康熙丙寅年(1686年)春意正浓的二月初七卯时,距潼川古城南30华里、断石境内的谭家大院,谭氏入川第二代谭心矩喜添新丁,排行第二,按辈份取名谭行义。
谭氏家族的子孙,严守族训家规,为“报国护家”,从小养成“博学业精” 、“能武通文”、“抑恶扬善”、“堂正做人”的作人准则。
因长兄谭行贵自幼文武兼学,中恩科武举之后,紧接着又中甲辰进士,诰授武德将军,例赠武翼大夫。虽英年早逝,其言行却为弟弟谭行义树起了榜样。

谭行义于辛卯年中武举,初任陕西省西宁卫碾百所千总,负责军需。
雍正元年,平定青海,征剿桌子山,带兵充飨道官随师,诰封武略将军。相继担任河南城守营守备、守营参将、广东惠州副将、高州总兵官,统师援剿叛逆,诰封骁骑将军。担任福建漳州总兵官时,诰封骠骑将军。
乾隆年间相继任福建广西、山东、浙江等地总兵、守营守备、参将、提督等职。因外寇不时来犯,为保卫边疆不受侵扰和掠夺,谭行义督军第一线,打败了敌人数次进攻,立下了赫赫战功,让敌人听到谭督军的名字就畏惧三分。
在紧张繁忙而劳累的征战中,眼前是刀光剑影,耳闻杀声四起。稍有闲睱,谭行义就会思念家乡和亲人。在他一首《怀归》的诗中写道:“书声隔岸高人事,自课桑麻作世居” “弹指流年六十余,天涯浪迹半成虚”……

一次,来犯之敌众多,他奋勇当先,与敌拼杀,寡不敌众。谭行义牢记“威武不屈”之家训,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几天几夜,因接应未跟上,疲备至极,不幸血洒疆场,马踏如泥,尸骨无存。
卒于乾隆癸酉年(1753年)九月十一日丑时,享年六十八岁。断石乡狮子山只葬了一只靴子。
乾隆皇帝念其谭行义的功绩,追赠谭行义为荣祿大夫,诏封其妻为一品夫人,御赐修建谭氏宗祠。

据有关资料介绍,谭家祠坐落于三台县潼川镇学街中段,占地20余亩……
仅存的,是断石乡境内狮子山葬了一只靴子的墓地。清.乾隆皇帝特为谭行义墓地钦赐碑文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