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一些积蓄以后,田永在北京四环外官庄村的四合院里租了两间房,一间住宿兼书库,一间作为画室。画画、裱画、卖画,从画室到潘家园市场,两点一线,循环往复。田永也成为潘家园最早摆摊卖画的人。出入市场的时间多了,田永慧眼识珠,有机会在跳蚤市场捡漏到一些名家的艺术珍品,成为他的非卖品终身收藏。
北京,不仅是中国的政治中心,也是文化中心。仅就绘画而言,全国有名气在京的画家一抓一大把。甚至卖画的比画画的还多,所以竞争十分激烈。作为当时画坛的一个无名之辈,靠买画维持生计的田永来说,倍感压力山大。同时也让他认识到,要在北京生存,没有名气不行。于是,他从临摹开始,谁的画好卖就克隆谁的。后来,田永在山西当兵时的启蒙老师冯长江赴美后,他用石蜡创作的画品被云峰画廊垄断收购。这事让田永懂得了什么是名人效应。
1998年,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携夫人希拉里访华,在潘家园多家画廊参观比较后,买走了田永3幅颇有情趣的罗汉画系列。李嘉诚、霍英东等商界名流,也都有购买他的画进行收藏。他的作品多次在京拍出高价。
1995年,田永应德国辰光集团董事长之邀,赴德国柏林举办“田永现代绘画展”;1996年在北京三里屯举办“田永艺术过度展”;1998年,应中国文联邀请,田永的国画参加加拿大多伦多《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展》。从此,田永在国内外名声大振。
2003年“非典”,外出盘查很严。住在北京的田永,一家三口足不出户。杠杆女一样的妻子,带着6岁的女儿做家务,田永就潜心画画。他以庄子故事、罗汉系列、文人雅士、有钱真好为题材,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,以豪放的线条,夸张的造型,让一个个人物跃然纸上。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田永辛辛苦苦画了一大堆画,却很难卖出去一幅。因为当时,“非典”期间,人心惶惶,买画的人寥寥无几。物价上涨,一棵白菜就要卖几十元。生存成了这个三口之家最大的难题。这是田永成家后的一段生活低谷。他们不得不精打细算,量入为出,一家人吃泡面,艰难度过那段精致穷的日子。田永说,那时,他真想回三台老家种地,但就是放不下手中的画笔。
任何一个产品,只有市场认可,才有经济价值,才能变成生产者赖以生存条件,艺术品也不例外。那么,怎样才能被市场认可呢?他必须转变思路,临摹只是不得已的生计所迫,要想真正在艺术道路上有所作为,必须得下苦功夫拼搏一番。在北京潘家园,田永认识了红学秘书长杜春耕,通过杜老的引荐,认识并拜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冯其庸为师,学习传统绘画与书法。从这位艺术大师身上,田永学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
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,田永也深谙其中的道理。他博采众长,然后不断创新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。他的画凸显特色,张扬个性。笔者在田永家的墙上见到一幅《六骏图》。这是田永参观了成都敦煌壁画展后,在这幅《六骏图》中加进敦煌壁画元素,使得这幅画的整体效果线条细腻,六骏眼眸传神,极富个性,让人欣赏之后有一种“碗得服”、“洗摸杯”的感觉。
在这幅《六骏图》里,田永把敦煌壁画元素作为背景,把六匹马中的五匹马的马头都画成平的或高昂的,但最下面那一匹,却是低下头的。采访时,田永一语道破玄机——寓意就是:学会低头,才能抬头!
哇塞,原来这幅画里居然蕴含着这么深刻的做人哲理!
2011年春节,田永在成都“岁月画廊”举办个人画展。42幅作品被抢购一空,其中光大银行行长就收藏了他好几幅。他的另一幅作品《飞天》被世界钢琴王子理查德·克莱德曼收藏。此外,田永的粉丝们还预定了他28幅画。
成都画展以后,田永觉得绘画这门艺术,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。为此,他在绘画中加进一些水墨、丙烯等元素,同时融入一些西方油画和西藏唐卡风格。慢慢的,田永的国画修成了中西合璧但又自成一体的画风。
田永说,佛画是人物画中的最高境界。能成功者甚少。比如弥勒佛,画的时候不能失去庄严,身体各部位的比例必须协调,必须按规矩来。说道这里,田永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古代线装书——《造像度量佛》。笔者翻了翻,原来这本古书图文并茂,上面有画各种佛像、菩萨的身体比例图像。除此之外,田永画的佛像还融入了唐代、明代和元代等古代人物画技巧。这样,他的佛画日渐精进,炉火纯青,有着广泛的认同感。其作品深受文化名人的追捧,四海八荒的佛画收藏家纷纷排班站队预定。
2011年冬,江油画家田圣贤极力推荐田永去创作李白长卷,用笔墨丹青展现李白浪漫传奇的一生。田永闻信欣然应允。为画好这部长卷,田永两赴江油,大量收集有关李白的历史文献资料。经过艰苦努力,一部以册页形式绘制“李白一生”的长卷横空出世,在江油“李白文化与蒙古文化作品展”中吸睛无数,点赞多多。
尽管田永如今已经是一代佛画大师,但他低调谦虚的人品,却超乎你的想象。他常说,我不是什么艺术家,我就是一个农民,一个地地道道的手艺人。
田永佛像画最成功的代表作,是现在珍藏于峨眉山万年寺那幅延命普贤菩萨画像。这尊国宝级佛像画500年前失窃,原件现存于日本松伟寺,一般人根本看不到。峨眉山万年寺能提供的,仅有20多字的经文和一张模糊的影印件。为此,万年寺曾经面向全球招募佛画大师,想把延命普贤菩萨画像再造出来。韩国、日本的佛画高手前来了解情况后,无一敢接招。后经中华慈善总会举荐,峨眉山万年寺住持决定让田永一试。
揽下这个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后,田永在北京的画室里每天不出门,不会友,静心运笔,一丝不苟。耗费半年心血,一幅庄重肃穆,色彩艳丽、给人超强视觉冲击力的工笔岩彩(用各种矿物质研磨调色,可保持上千年不变色)画初步成型。初稿完成后,田永三上峨眉山征求意见,然后返京修改。大功告成后,峨眉山万年寺住持携弟子赴京看后非常满意,虔诚地将这幅1.8米×0.97米的完美工笔重彩佛像画请回峨眉山。
现如今,田永已经娴熟地掌握了山水、花鸟、古代仕女等国画技巧,主研的佛像画更是炉火纯青。每年,很现充的他多半时间在京作画,但也会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三台,或走亲访友,或参加慈善活动。每当夜深人静,别人酣然入梦,他却在灯下寻找灵感,调色挥毫。